建硕产品
清晨六点,鞍山东部港区浮筏上的扇贝笼缓缓升起,黑色软管如海蛇般随波摆动——那是建硕管业定制的海上养殖管。管体采用PE100与茂金属弹性体共混改性,添加3%炭黑和UV-531组合抗氧体系,通过96小时氙灯老化试验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仍达92%,有效抵御海水盐分与紫外光双重侵蚀。管外壁设置螺旋波纹,增强抗波浪弯折能力;内壁经氟碳涂层处理,海藻附着率下降60%,减少人工清理频次。在贝藻混养示范区,主管DN160负责抽取低潮位低温海水,支管DN63连接至各浮筏,通过打孔渗透管以微喷方式向笼内补充富氧水体,实测溶解氧提升1.8mg/L,扇贝日均增重提高12%。整套系统重量较传统PVC方案降低35%,显著减轻浮筏承重。
打孔渗透管是微循环的“毛细血管”。建硕管业采用激光精准开孔,孔径3mm、孔距50mm呈螺旋交错,开孔率控制在8%±0.5%,既保证水流通量,又避免幼贝逃逸。管外包裹30目尼龙滤网,阻止浮游杂质进入,滤网与管壁之间留有1mm间隙,形成自清洗通道,水流反向冲洗即可带走堵塞颗粒。针对深海养殖区浪涌大、维护难的问题,公司在管端设置快插堵头,潜水员可在水下10分钟内完成单根更换。去年秋季,面对台风“梅花”带来的泥沙翻涌,示范区内渗透管堵塞率仅为传统系统的1/5,恢复生产时间缩短至两天。用户根据《鞍山渗透管维护手册》进行例行反冲洗,单船年节省潜水作业费用约4万元。
面向未来,建硕管业正在研发“蓝色循环2.0”:海上养殖管将嵌入光纤温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不同深度海水温度,联动智能阀门调节进水量;打孔渗透管升级至可变开孔结构,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环在低温时自动缩小孔径,减少热量流失。数据上传云端后,平台根据养殖品种需求生成定制化水交换曲线,实现精准投喂与节能降耗并行。总经理刘慈恩表示,鞍山虽非传统渔港,但拥有丰富的装备制造与材料研发基础,海上养殖管与打孔渗透管的本地化生产,不仅降低了东北沿海养殖成本,也为老工业城市打开“向海图强”的新窗口,让黑色冶金之城多一抹深蓝底色。
建硕管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,是“高新技术企业”并获得ISO9001质量、ISO14001环境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“压力管道元件制造”A1级许可证。公司拥有德国baffenfeld-cincinnati先进生产设备,制造的PE、PERT、PPR、PPH等系列管材广泛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、集中供暖、给水、燃气、矿业、环保、电力、通讯、海产品养殖、农业灌溉等领域。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jspipe.cn/case/3/6791.html